炭在古代的应用颇为广泛,不仅用于日常取暖,在一些工艺制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价值不容小觑。
武川州丰富的石炭资源,此刻看来,无疑是一张极具潜力的王牌,就看如何巧妙运用,以改写当前的贸易局势了。
杜尚清听了刘顺的主意,心中虽已燃起希望,但仍有些疑虑,便紧接着询问道:
“刘顺,你说各地州府都热衷于采购咱们武川州的石炭,可我寻思着,他们采购石炭都只是单纯为了取暖吗?”
刘顺听闻,缓缓地摇了摇头,说道:
“东家,据我所知啊,这石炭的用途,除了取暖之外,冶炼也是离不开它的。
您想啊,那些铁匠铺打造铁器,还有各种工坊冶炼金属,石炭可是能提供高温,让这冶炼的活儿更好进行。
至于其他用途嘛,我想着应该也是有的,只是我不太清楚。
就说我自己吧,每年冬天我跟师傅去采买石炭的时候,那价格是一年比一年涨得厉害。
您瞧瞧,就这需求这么旺盛,肯定不只是取暖和冶炼这两方面的原因。”
杜尚清微微颔首,陷入沉思。
他心想,既然石炭用途如此广泛,需求又这般强烈,若是真能把控住石炭供应,那在与其他州府的贸易谈判中,的确能增添不少底气。
可如何巧妙地控制供应,又不影响各方关系,还得仔细斟酌。
这其中的门道,怕是要好好谋划一番才行……
杜尚清暗自寻思,如今这状况,归根结底还是自家可用的人才太少了。
遇到事儿,能出谋划策的人屈指可数,像刘顺这样能提出点子的,实在难得。
可若要成就一番事业,光靠这零星几个可远远不够。
自己太缺少那些精于谋算、能在关键时刻拨云见日的智囊之士了。
在这乱世之中,想要站稳脚跟谈何容易。若总是单打独斗,两眼一抹黑,那无疑是死路一条。
就拿这石炭贸易来说,要是早点有人能把石炭的潜在价值、贸易筹码这些事儿看透,也不至于在贸易上如此被动。
要想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立足,必须得有人对当下时局了如指掌,知晓各方势力的动态,明白局势走向;
还得有精通商业的人,懂得如何把握商机、权衡利弊,制定出精妙的商业策略;
更要有熟悉各地风土人情的人,清楚不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