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韦谅躬身,突然,他想到了什么,抬头道:“阿耶,今日程若水和儿子提及,薛家和平卢节度使安禄山之间有宿怨?”
“是汾阴县伯和张守珪的事情吧。”韦坚有些好笑的看着韦谅,摆手道:“别道听途说,当年汾阴县伯被免职,虽然的确有救援不利的原因,但不是张守珪,当年那一战发生在年初,张守珪是年底才调任幽州的,两家……虽然有些纠结,但并不直接。”
“阿耶!”韦谅敏锐的捕捉到韦坚有过一瞬间的迟疑。
“唉!”韦坚长叹一声,然后看着韦谅道:“当年平阳郡公主持军中改革,在并未完成改革之前病故,汾阴县伯接替改革,十几年筚路蓝缕,逐渐的改革成功,但得罪了太多的人,以至于……”
“军制改革。”韦谅眼底闪过一丝凝重。
李隆基开元盛世的一大根基,就是完成了府兵制朝募兵制的转变。
虽然说天下军费开支狂增,但起码稳定了下来,并且天下昌盛。
甚至只要保证大唐军队常胜不败,有源源不断的缴获反哺,让大军收益大于付出,那么这种模式就可以不停继续下去。
大唐永远昌盛,也不会有什么安史之乱。
但,这种方式得罪了太多的既得利益,薛楚玉的大败就是其中之一,同时,募兵制的改革不彻底,留下了大量的隐患。
虽然盛世还在继续,但盛世在走向灭亡。
韦谅轻轻抬头,目光直接的看向韦坚道:“阿耶,也就是说,张守珪收拢了幽州那些谋害汾阴县公的人,而在张守珪倒台之后,安禄山又接手了这部分人,所以,薛家和安禄山之间,才会有仇怨。”
“大体如此,但……”韦坚看着韦谅摇摇头,郑重告诫道:“这些事你不准管,起码不是你现在可以管的……二十年内都不许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