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夜幕笼罩,春寒倒回。
亲仁坊,韦府。
柳枝随着夜风摆动。
书房之中,烛火燃烧。
韦坚坐在桌几之后,放下手里的《汉书》,看向刚将锦缎送给母亲姜氏的韦谅道:“圣人这些年一直在试图调整科举当中,寒门士子和世家子弟的比例,你叔父这几年就是在替陛下做这些事情,但圣人依旧还是不满意。”
“寒门士子和世家子弟的取士比例。”韦谅轻轻点头。
不管是哪个皇帝,也都不愿意满朝上下都是世家子弟,毕竟这样一来,最终受影响的是皇帝对天下的控制。”
开元末年的李隆基,很多地方还是可取的。
“你叔父虽然在竭力搜捡,但很多事情也不是他完全说了算的,毕竟他只是主考,最后到他手上的考卷,已经是别人刻意挑选过的,他最多搜落卷几份,多查几回。”
韦坚摇摇头,道:“整个科考里外无数考官,谁知道谁受了请托,你叔父只能控制录取的不是什么草包,甚至稍微有些看得过去的,他都尽可能的录取,但这个比例……”
“世家子弟还是太多了,而且名额也太少!”韦谅有些皱眉。
韦坚摇头道:“科举,不是陛下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你叔父一个人的事,天下世家彼此都有默契,我们韦家只是尽可能按陛下之令行事。”
使功不如使过。
韦家经过了韦皇后一案的那些人,朝堂上的每个人都很小心。
“而且说到底,我们韦家的根基,不在上,而在下。”韦坚认真的看着韦谅,道:“这些事情你知道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