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可比自己之前见过纸上的画上去的还要来的鲜活。
相比较于昨天,宋父今天回来的时候要晚了一点,背篓里面的小玩意算是卖光了。将一百五十文钱,交给阿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激动地不得了。
缝管容华怎么交代宋父,在镇子上饿了自己买点东西填补填补肚子,别空着肚子一整天。宋父出门前答应的好好的,回来的时候除了买碎布条的钱,一文钱都舍不得往自个身上花。容华只有多做一些抗饿的干粮,让宋父带在身上,饿了的时候吃。
一日重复着一日,容华与宋母在房间里面做着针线,时不时得去后山打几只野味回来,一家子吃。
只是,宋父回来的越来越晚,背篓里面的开始剩下小玩意,趋势开始慢慢增多。
这一天,天色擦黑,伴着月色宋父才愁眉苦脸的回来,只交给了宋母四十文钱。
坐在凳子上面叹息了好几口气,“买的人越来越少了,以后可咋办啊?”为了多卖几个,他还特意挨到很晚才收摊,可是买的人还是没有几个。
“阿爹,观东镇数来数去也才多少人,人家想买的也差不多了。你明天就待在家里面休息,多做一些,我们后天一起拿到庙会上面去卖。”
要说这庙会,每年固定时间,秋收之后一个月,宛城紫霞庵处,便会有不少人前去拜一拜菩萨。
早么些年,先帝极其宠爱安阳公主,将富饶的宛城给予她作为封地。安阳与驸马成亲好几年都没有子嗣,来封地宛城散心,路过紫霞庵的时候,进去求了一只签,回去就传出喜讯,紫霞庵因此而得名。后来,安阳公主喜得一郡主,为了还愿捐赠了不烧香油钱给紫霞庵。为了保佑郡主平安长大,每年都会派遣身边的女官前来紫霞庵添香油钱。即便如今婉仪郡主,嫁做人妇已为人母,也依旧没有改变这个习惯。
每年庙会便是紫霞庵最为热闹的时候,宛城不少贵太太小姐们来许愿。
容华在几天前就已经和宋大虎商量好了,由着宋阿虎出面雇上一辆牛车,大清早的就赶去宛城,晚上再回来。牛车一趟下来,少说需要两个小时,一天给五十文钱。至于宋阿虎,去了便留下来帮忙,条件是自备米面,在容华家里面搭伙半个月。
宋父想着庙会也就快这么两天就要到了,便听着容华的话,整天待在家里面憋着一口气,发足了劲的开始编织各式各样的小玩意。
看着几乎走火入魔状态的宋父与宋母,容华哭笑不得也没有制止,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