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是来荣安堂顺便带上一碗。
什么事情都是不禁说,更不禁想。以往老夫人便是不吃,觉得这是孝心,顺畅在心头。如今却越发觉得这一份孝心有些折损。
“是钰儿忽视了,多谢夏嬷嬷提醒。”容钰神情一僵,随即态度诚恳的祈求道,“祖母,钰儿孝顺祖母,可是钰儿年纪小,差点儿好心办坏事,想到这钰儿心中便是一阵后怕。夏嬷嬷厨艺好,跟在祖母身边贴身伺候这么些年,对祖母的吃食禁忌一清二楚。祖母,钰儿也想跟在夏嬷嬷身边,学上一点厨艺,好孝顺祖母。”
这话说的老夫人心中一阵舒坦,“姑娘家金贵,哪里能够做这些累人的活计。你有这一片孝心便够了,其他的事情吩咐丫鬟去做便是了,不然养着她们何用?”
老夫人典型的两面人,媳妇和孙女那是区分的清清楚楚。指使折腾不顺心的媳妇毫不手软,但是对于看中的孙女,却唯恐伤着累着。
“祖母,钰儿想亲自为祖母亲自下厨,这一点劳累算得了什么,只要祖母吃得开心,钰儿便是天天下厨都高兴。”
“好孩子,祖母没有白疼你。”人心都是肉长的,老夫人疼爱容钰,容钰反哺又真心实意孝顺老夫人,感情自然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
“祖母便让夏嬷嬷随你去竹兰苑几日,如今天儿这么热,慢慢学不要累着了。”因为容钰的调和,老夫人终究没有太过为难李氏,却也不想轻易抬手放过,便下了最后通牒,“老二媳妇也跟着一起学,用心点,若是还做出这样没滋没味的汤,我便寻几个貌美善厨的女子,去伺候老二。”
李氏不仅没有松一口气,反倒时时上心,刻刻忧心,“儿媳一定用心学。”
秉承着一颗讨好老夫人的心,李氏知道老夫人好佛,顺嘴便提了一句,“母亲,这段时间侯府诸事不顺,不如去法华寺上柱香。”
“也是,这段时间侯府就没有安生过,比过往一年的事情都要来得多。”老夫人突然间停下了嘴,面色有些难看,“可不就是那个孽障回来之后,麻烦事一件接着一件,就没有停过。那孽障是生生的克着我,不然昨日里的寿辰,哪里会平白无故的发生这么多事情。以往她没有回来的时候,侯府和和祥祥。”
老夫人将所有的过错推到容华身上,就差指明她是一个不祥之人。
李氏附和,心中隐隐赞同,“母亲,不如带华丫头一同前去法华寺,佛法无边必定能够洗去晦气。”
“母亲。”容钰心中紧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