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把脸一沉。怒道:“父仇不报。何为人子。”
荀彧拱手说道:“回主公。此仇自然要报。只是不需要急在一时。北方的袁绍、南方的刘欣才是主公的心腹大患。刘欣定下的一月之期眼看就到了。可是他索要的罪魁祸首。不知道主公准备好了沒有。无论北伐袁绍。还是东征陶谦。都必须先稳住刘欣。”
自从袁绍回绝了双方合作的建议以后。曹操便知道与袁绍一战已经不可避免。他也开始秣兵厉马。做着各种前期准备。但并不是因为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令曹操一时疏忽。将交出“罪魁祸首”给刘欣的事情忘记了。而是曹操听了荀彧的话。知道刘欣在与董卓的战斗中损耗过大。暂时无力对他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役。便有心拖延。
曹操这样做。除了想试探一下刘欣的反应。还有给自己保留几分颜面的打算。否则。刘欣向他索要“罪魁祸首”。他就迫不及待地交了出去。岂不是要叫天下英雄耻笑。
即使沒有荀彧的提醒。曹操也知道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刘欣虽然在讨伐董卓的战斗中遭遇了比较大的损失。可能难以发动大的战役。但是。如果刘欣想要趁着曹操攻打徐州的机会。來搞一次突袭的话。还是完全有这个能力的。
再说了。濮阳的城防绝对不可能和襄阳相比。如果不留下足够兵力的话。根本无法阻挡刘欣的攻势。要是在濮阳留下太多的兵力。又不能保证有充足的力量來攻打徐州。
曹操虽然为了父亲的遇害而痛不欲生。但他却并不冲动。很快便明白了事情的轻重缓急。沉吟道:“文若言之有理。这样吧。你立刻派遣五百军士围了王允的府邸。打入囚车。昼夜不停。押往襄阳。”
这番话一说。就表明曹操已经决定下來。这个充当“罪魁祸首”的人非王允莫属了。
荀彧是个君子。他将信誉看得比生命还重。当初从襄阳回來的时候。他还一心想要促成曹操与袁绍的和解甚至结盟。以共抗刘欣。但是。当这一切都成为泡影以后。荀彧不得不认真考虑对刘欣的承诺了。对荀彧來说。谁是“罪魁祸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按时将这个“罪魁祸首”交到刘欣的手上。
听到曹操的命令。荀彧很是松了一口气。拱手说道:“主公英明。有了王允。刘欣那里应该沒事了。只是若想对徐州用兵。袁绍亦不可不防。”
侍立一旁的陈群突然笑道:“文若无须担心。袁绍此人多谋而少断。他得知主公出兵徐州的消息以后。一定会聚集文武商议。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