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愿意把厂里的所有设备搬迁至重庆,而且免费白送。这样的条件远远超出了委员长的要求,至于他们提出的条件,那是委员长的事情,同不同意跟他的能力无关。、
吴国桢还生怕唐剑行少年性子,转眼反悔,特意拟了一个备忘录双方签了字。这才说道:“唐先生,真是国之栋梁,民之典范。我马上跟委员长汇报,事情一旦落实,我马上过来跟唐总具体谈。”
唐剑行握了握吴国桢的手说道:“行,吴市长好走。”
吴国桢连连摆手,口上说道:“不送,不送,您忙。”
下午,南昌行营就已经收到了吴国桢的电报。
老蒋拿着电报一阵发呆,他都转不过来这是什么状况。
“夫人,这是吴国桢发来的电报,上面写了和汉冶萍的谈判情况,你看看。”
宋美玲接过电报看了一边,也是一头雾水。
“达令,这汉冶萍是个什么打算?又要厂区、又要开发区、还有水电站,怎么我觉得像是在听书呢。”
“夫人的感觉和我一样,那川滇边界的渡口人口极少,也无交通,很少有土地可以耕种,地质所的报告上说,那里是荒芜之地,上千平方公里了无人烟,不过确实找到不少矿点,只是不清楚到底储量如何。问题是,就算有开发价值,难道汉冶萍打算在那里新建一个铁厂?人怎么办,粮食怎么办,矿怎么运出来?”
还有就是水电站。
金沙江上游江面就是最窄的地方都超过好几百米,这得建多大的水电站。西南的小流域已经有人建一些小水电,装机发电量不过是一两千千瓦。这么大的电站能发多少电。
老蒋怎么都想不到,工业和金融特别委员会提到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可达640万千瓦,第一期可以先装两台机组160万千瓦时。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当时全国的发电量总和。
“达令,汉冶萍愿意拿他们的厂子来换,我觉得可行,毕竟渡口这块也没人,他们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政府划拨给他们也没啥吃亏,建电站的事情也是好事,政府不用出钱,还能提高当地的工业水平,是好事。不过,宜宾工业开发园区的土地款的事情还是要跟他们付的,毕竟是城市周边土地,政府要呆着干系。征地拆迁的事情,政府可以帮他们办了,钱还是要给足老百姓的,这个事情要说在前头,不能弄出民怨。”
老蒋琢磨了一会,笑答:“还是夫人看的透彻,就让吴国桢按这个意思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