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公里的飞机,连这个时代最快的战斗机都追不上。超低空巡航极限低速可以到达213公里每小时,以实现低空空投物资。满载情况下,航程可以达到6200公里。空仓可以实现9000公里航程,即使没有空中加油机的支持,土星1号也能实现5000公里满载空投及空仓返航。
土星1号标配五名机组人员,两门航炮以及雷达系统,以它的速度一样可以甩掉大集群,如果遇到落单的战斗机或者侦察机,敌人连跑的机会都没有。比敌人快两倍,还有雷达锁定,有火控系统,有强力航炮,这时代都属于空中堡垒了。
其实“土星1号”甩掉了原装机很多功能,比如红外干扰系统和可编程诱饵之类的技术,这些功能都是针对红外制导和雷达制导导弹的对抗手段。
这年头唯一能够对“土星1号”构成现实威胁的是那种射高超过10公里的变态高射炮,不过,以特区的空军能力,估计战区里面不会允许有这种武器生存。
抛掉先进的防空手段,其实“土星1号”的高科技部分只有四发涡轮增压航空发动机和航电系统,前者稳定高效地让“土星1号”飞上天,完成任务,后者则是让它准确到达目的地,并获得空域其他飞机的实时情况。
机身设计、材料试验、发动机、航电系统、轮胎系统这些东西都是特区科学院完成的,其他关键部分也都是其他企业生产,放在戴燕飞机制造基地的只有整机总装和试飞。说起来,难度真的不是太大。
试飞的机组的是采用一名老飞行员带四名新手配置的。老飞行员是原来飞行大力神机型的空军,四名新手则是戴燕空军学院选拔的出色的学员。
这个班组已经飞行过两次,首次是空载起飞试验,第二次是空载航程测试,这一次是满载航程测试。
“土星1号”内装了77.9吨物资,他们的任务是载着这些东西空投到攀枝花钢铁基地,为那里的工程队提供补给。而原来这个工作是航母舰队的大型运输机做的。
从戴燕空军基地机场起飞到达攀枝花基地距离是两千多公里,预计两个半小时到达攀枝花,然后他们要空仓绕行上海并返回戴燕空军基地,以测试最大航程的准确值。
当“土星1号”在四台发动机的带动下稳健的腾空而起,宁海涛和王动都舒了口气。这次测试成功之后,该机型就可以大批生产了。
宁海涛笑着对王动说:“王工,恭喜你们了。接下来你们有的忙了。”
王动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