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茹闻言,也跟着轻轻叹了一口气,并对远在波斯服役的儿子又生出几分担心。
“对了,再过两个月,就要升级考试了,你教的那三个班国学成绩如何?”严竹梅批改了一会作业,抬头看着仍在怔怔出神的宋文茹,知道她在担心沙洲服役的儿子,便有意岔开她的思路。
“还能如何?”宋文茹笑着回道:“现在的小孩子普遍对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不感兴趣,若非被教鞭强逼着,怕是连课都不好好听。两个月后的升级考试,多半会有孩子在国学课程上大量失分,说不定就要留级复读。”
目前,齐国实施的是八年强制性义务教育,法律规定所有年龄在5--13岁的孩子必须接受教育。
但不少孩子数量较多的家庭为了减轻看护的负担或者减少托儿机构的花费,往往会将四岁的孩子也送到学校去上课,同时,一些“学习资质”较差的孩子会反复留级,这就使得一个班级里会出现年龄结构参差不齐的现象。
比如,宋文茹所教授的五年级的三个班里,就涵盖了更多年龄层的孩子,从9岁的到15岁的不等。
当然,大多数的学生都是10--11岁。
在五年的小学和三年的初级中学阶段,孩子们会接受国语、算术、基础自然科学(包括浅显的物理和化学知识)、初级地理、初级历史,以及手工、绘画、音乐、体育等课程。
在入学时,所有的孩子会按照教育标准,被分入不同年级。每学期末都会有一场考试,如果通过考核,就能往上升一个标准,如果没有,就必须复读一年。聪明的孩子可能会很快升至更高的标准,进入更高的年纪,反之亦然。
在这个时期,齐国的教育内容虽然跟大陆上的秦国,以及欧洲国家有所不同,但在矫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方面,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即体罚普遍存在。无论是富家公子、小姐所在的精英学校,还是普通大众的公立学校,大多数老师都信奉“棍棒底下出人才”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