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又颁布明旨规定,对宗室子弟的任官做出一定的限制,武职不能超过镇国将军(中将)衔,且不能作为独立领兵将领,而文职则不能入内阁拜相,就是防止他们权力和威望过高,继而影响或者威胁皇权。
宗室子弟降等继承爵位一般在五代之后,降低至子爵,再未有巨大功劳或者突出贡献后,至此削爵,不再位居宗室之列。
嗯,也就是除了一个国姓外,在身份上跟普通百姓没啥区别了。
而且,即使位列宗室之中,身上有爵位,但每降一等,给予的皇室奉金就会少一大半。
更让宗室子弟诟病(操蛋)的是,在袭爵前,有继承权的宗室还需要通过皇室考核,要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一技之长,只是一个混吃等死的废物,或者声名不彰,不好意思,你无法获得应有的爵位,只能靠着吃老本继续混日子。
比如,丹王齐惟柠以郡王封爵,每年可以从皇室基金中领取薪俸高达两万金圆,可以让他一辈子过上衣食无忧,而且还异常豪奢的生活——当然,前提就是他不要犯错,或者惹出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皇室削爵减俸向来不怎么留情。
待他死去后,他的长子只能通过皇家考核后,以国公的身份继承爵位,可领取的薪俸一下子就会腰斩过半,每年只有不到一万金圆。若是家大业大,人口众多,那日子肯定会过得紧巴巴的。
至于宗室中有没有世袭,很遗憾,一开始太祖就采取了一刀切的规定,宗室袭爵没有世袭。
哦,也不尽然,作为当年开国的大统领,曹雄一系自被敕封为鲁王,而且还是最顶级的亲王爵后,是可以世袭罔替,与国同休的。另外,其继承方式也是传统一贯的嫡长子继承为原则,其他子嗣仅被敕封为伯爵,而且还是一世而斩。
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大齐皇室所有的宗室子弟们不得不靠着混资历、拼业绩才能获得爵位,比如当年太祖皇帝的十三个子嗣,在太祖和太宗皇帝在世时,相继被敕封为亲王和郡王爵位。但到了目前,正常袭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