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布衫,把老花镜推到额头,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而专注。
黄老板粗糙的手指抚摸过金属毛坯,仿佛能直接感知到内部的分子结构。
他左手游标卡尺,右手一把锉刀,对着一个枪托胚子唰唰唰锉了好一会儿,再用手指一摸,满意地点点头:
“这里得留0.5毫米的余量,装护木的时候才严丝合缝。”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邋遢的糟老头子,而是一位精工巧匠。
当第一批样品出来时,陈浩然迫不及待地拿起来。
入手冰凉,但边缘圆润得不可思议,没有任何毛刺。
工程塑料的纹路细腻防滑,铝合金的接口精准得吓人,重量分布均衡得恰到好处。
“牛逼啊!黄老板!”陈浩然惊叹,“这手感,这质感!您这几十年没白熬,材料学这块玩明白了!”
就连想挑毛病的墨璃,也用指尖反复摩挲样品,眼中的蓝光缓慢闪烁,最终不得不承认:
“……超出预期。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与非标准工艺,在某些领域确实存在数据无法衡量的优势。”
不过,真正的惊喜在后面。
仅仅过了一晚上,几百套配件就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了仓库里。
墨璃扫描后,如实汇报:“良品率99.8%,生产效率是预估的370%。”
陈浩然都惊了,问黄老板怎么做到的。
黄老板指了指车间里忙活的一群老师傅,嘿嘿一笑:“这些都是跟我干了二十年的老伙计,知道我这次是干大事,主动说要三班倒!”
“马上过年了,现在多挣点,好给家里买年货,给孙子买新书包啊!”
一个老师傅抬起头笑道:“黄老板当年没少帮我们,这次能东山再起,我们必须帮衬!”
这就是老师傅的江湖义气和恐怖如斯的生产力!
枪支的“皮肤”解决了,但陈浩然觉得还不够。
“既然要玩,就玩把大的!酒香也怕巷子深,得搞点营销!”
陈浩然又是一番紧锣密鼓的采购和简单加工,将各类“未来装备”塞满穿越集装箱后,立刻返回了70年代的港岛。
陈浩然走进仓库,一百二十条汉子早已肃立。
正好是一个连的人数。
这些战士虽然衣着朴素,但那股子历经沙场的精悍之气几乎要透体而出,站姿如松,眼神如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