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对于这群投诚而来的西域将官向来严苛至极。当得知李隆基想要以“曾有功劳”之名放走这位败军之将,他毫不犹豫的上书:“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杜绝后患”。
张九龄贵为名相,却不是阴阳学派的占星术士。
他当然无法预测17年后这位安禄山将掀起腥风血雨。所谓“面有逆相”,只不过是他想要治他于死地的辞而已。
右相的职位每天需要处理工作近百件。张九龄以为如此上书,安禄山必然难逃一死,因此也就不再关注此事。
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向来听取他所有意见的唐玄宗终究还是将安禄山放走。
等到他知晓这件事的时候,他已经返回西域很久。
当朝天子无故关注一名胡人武将,甚至不顾及宰相的劝谏,执意将他放走。这在法家导师的眼中已是巨大的疑问。
但是当安禄山返回西域后,他的行为却带来更多的疑惑。
**
兵败进入洛阳之前,安禄山是一名堪称骁勇的胡人将领。
他战斗能力出色,为人憨莽,因为年轻的时候过惯了苦日子,骨子里也有一些属于升斗民的市井之气。
有钱就喝酒招妓,没钱就提刀上战场,过一天算一天,从不考虑明天会发生什么。
进入一趟死牢全身而退之后,这人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老练成熟的政客。
他深谙谈话的艺术,将所有的精明隐藏在看似憨厚热血的表象之中。
对内,他利用谈话技巧笼络幽州所有的胡人武将,将所有人团结到一起。
安禄山让这群胡人将领心中清楚,他们在大唐官员的眼中不过是一群可以随时舍弃的走狗。
他们如同无根的浮萍,工作上稍有差池就会被从重,从严处理。
在一盘散沙的胡人下级军官眼中,被唐玄宗亲自赦免的安禄山如同他们的神。
安禄山手底开始聚集起一群真正效忠自己的死士,对外发动的战争中也不用总是亲自冲锋上阵。手底下的胡人将领自会为他奋勇杀敌。
而他也从来不会贪图下属的功劳,相反,会将真正所得的所有战利品分给麾下的将领们。
在幽州,他的部队几乎无人能敌。
对外,不遗余力贿赂每一位来自东土大唐的监察使。
不论官职大,位阶高地,来自东都洛阳或者皇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