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就一双儿女,晋王死了,太后更看重岐阳长公主,岐阳长公主的想法,足以左右太后的决定。
太后权衡再三,还是放弃了庆王,选择将皇上记名到她膝下。
太后要把皇位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里,儿子没了,她为了更好的拿捏皇上,让先皇把宋皇后赐婚给了皇上。
因为宋国公极力劝说太后扶持庆王,这事太后没有和宋国公商议,直接就办的。
宋皇后就是那天失身庆王的,若是早两天,坐上皇位的都不一定是皇上了。
郑嬷嬷本来宁死不招的,但她落到谢景御手里,又岂是她不想说就能不说的,宋皇后和庆王的奸情,他早就知道了,他只是想知道他们为何勾搭一起,她说不说,结局都一样。
郑嬷嬷嘴上强硬,但刀子真扎到身上,嘴松的比谁都快。
庆王拿下毒之事威胁宋皇后,谢景御就猜到调换毒酒之人就是他了。
庆王性子阴沉,但能跟在晋王身边,取得晋王的信任,可见是个恋念权势之人,没想过掌权的皇子,如皇上,和所有皇子关系都不冷不热,没有争斗,也没被他们放在眼里当成威胁,这反倒成了太后选择扶持他的优点。
一个有野心的皇子,又让她知道宋皇后在合卺酒里下毒,要毒死蔺清音,他能不做点什么吗?
只要把毒酒一换,死的就是晋王了。
皇上那么多的皇子,只有他跟在晋王左右,唯晋王马首是瞻,三天两头的在太后跟前露脸。
太后膝下只有晋王一个皇子,晋王要死了,太后不扶持他,还能扶持谁?
至于毒酒之事被查,毒是宋皇后下的,即便查,也只会查到宋皇后头上,牵扯不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