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早朝。
例行政务奏报接近尾声时,廉辰熙忽然手持一叠厚厚的文书,大步出列:
“臣廉辰熙有要事启奏!臣要弹劾护国将军易兴尧——通敌叛国,欺君罔上,罪证确凿!”
一语既出,满殿哗然!
文武百官皆惊骇抬头,难以置信地看向廉辰熙。
说来也是恰好,今日易兴尧告假,并未出现在早朝之上。
“带上来!”
廉辰熙不等众人反应,扬声道。
殿外侍卫应声押上一人。
此人满面风霜,身上甚至还带着未愈的伤疤,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他一出现,不少武将便认了出来。
此人正是易兴尧麾下那位在最后一次战役中据说英勇殉国的副将,周陵焕!
周陵焕跪在御前,声音长期的颠沛流离而沙哑。
“皇上……末将周陵焕,冒死揭发易兴尧通敌叛国之罪!”
“西北大捷乃是假象!易兴尧为贪天之功,掩盖其战略失误,早已与敌酋暗中勾结!约定假意败退,以我军士卒性命换取他个人的战功簿上添彩!”
“末将偶然发现其与敌往来密信,欲上报朝廷,却在战场上被其心腹暗算,九死一生,侥幸逃脱,一路隐姓埋名,躲过数次追杀,今日方能面圣!”
廉辰熙随即呈上那些文书:“皇上,此乃周陵焕将军拼死带出的易兴尧与敌军将领往来密信,铁证如山!”
易兴尧的父亲,督察御史易明此刻冷汗涔涔而下,他慌忙冲出跪地,声音发颤地高呼。
“皇上明察!这、这定是诬陷!臣儿兴尧对皇上、对朝廷忠心耿耿,天地可鉴!必是有人嫉妒我儿军功,设此毒计!”
他身后的易家党羽们也纷纷跪地附和,昭衡帝坐于御座之上,眸光缓缓划过这群人忠诚的脸,眸子缓缓眯了起来。
就在朝堂之上乱成一团,殿外突然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
只见冯顺祥躬着身,引着一位身着淡紫宫装的女子缓缓步入大殿。
来人正是易书瑶!
她身体微微颤抖,眼神却透着一股破釜沉舟般的决绝。
易书瑶一步步走到金殿中央,屈膝跪下,声音虽轻,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皇上……妾身有话要说!妾身愿举证易贵春、易兴尧兄妹,祸乱宫闱,勾结外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