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面前就是一张窗户纸。鼠标双击报告文件时,窗外的便利店霓虹灯恰好暗了一瞬,蓝光映出他绷紧的下颌线。
光标悬停在C19H28O6的羟基取代基上,白木的太阳穴突突跳动。这个本该出现在CPH4第四代改良方案中的硫醚键,此刻正如同尸检照片里山田海斗胸前的创口般刺目。白木的拇指无意识摩挲右臂内侧。
别人不认识,他不可能不认识。这串分子式和CPH4有至少三分之一的物质重叠。
山田海斗竟然能将CPH4仿制到这种程度!要知道CPH系列在组织里也是极少数人才能接触到的核心机密。
白木的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发白,屏幕冷光在他眼底烧出两簇幽蓝的火苗。他调出上个月学术期刊网的访问记录。山田海斗在遇害前两周,突然密集检索过三十七篇关于神经突触蛋白结合的论文,这些正是当年CPH4人体实验的理论基础。
“找到了!”白木压抑着自己的心情,“找到你们的尾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