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两全的选择呢。
他缓缓吸了一口气,冰冷的空气涌入肺腑,稍稍压下了喉间酸涩的气息。
但是果然,不能在这里停下吧。
他眼底深处,那点针尖般的银芒再次顽固地亮起,如同风暴中永不熄灭的灯塔。
……
长野市,一家商务酒店的标间内,窗帘并未完全拉拢,午后的阳光斜斜地投射进来,在地毯上切割出几何形的光斑,空气中有细小的尘埃在光柱中无声飞舞。
诸伏高明坐在靠窗的书桌前,身姿依旧挺拔,但眉宇间凝着一层挥之不去的疲惫与冷峻。
桌上,他的智能手机屏幕亮着,正通过最高级别的加密信道与远在东京的警察厅零组数据库实时同步。诺亚方舟那近乎无形的庞大算力,正将筛选、整理、关联后的海量信息流,源源不断地推送至这台小小的设备上。
屏幕的光映照在他苍蓝色的眼眸中,快节奏地闪烁着,如同高速运转的处理器。
他指尖缓慢地滑动着屏幕,浏览着联合搜查本部初步汇总的、来自长野、东京都、神奈川等多地的袭击案件报告。超过四十起案件,模式高度统一,如同复刻:高速、精准、非致命、无目击、监控失效。
他的目光尤其停留在那些由零组技术部门提供的深度分析报告上:
【袭击者运动模式分析:移动轨迹呈现非人类高效路径选择,规避动作计算精准,疑似具备高级环境感知与实时路径规划能力。】
【力道控制分析:击打力度误差范围极小,均精确控制在致晕阈值以下,需经过大量重复性训练或精密生物力学控制。】
【反侦察模式分析:对民用及部分公共监控系统盲区及干扰手段极其熟悉,行为模式库比对,与已知组织清除小队手法存在17.3%相似性,但效率与隐蔽性远超。】
【综合评估:袭击者疑似为经过高度专业化、系统化训练,并可能配备先进辅助设备或经过生物强化的个体。组织关联概率:87.4%。】
诸伏高明的指尖在“生物强化”和“87.4%”这两个词上轻轻敲击了一下。
他的大脑如同精密的仪器,将屏幕上的冰冷数据与他在莲华寺墓地发现的那根特殊白色纤维、与弟弟景光电话中提到的“白发的袭击者”、与东京发生的针对松田和萩原的精密陷害、与那个冒充白木的诡异存在……所有这些碎片信息,在逻辑的网格中飞速碰撞、拼接、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