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了。
“欧阳修自小就是学霸,在国子学广文馆试,与在国学解试当中都中了第一名。后来,又在礼部省试当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连中三元。最后一场殿试,欧阳修觉得也很有可能拿第一,成为状元。于是他就给自己做了一套新衣服,恰好他有一个叫王拱振的同学,他才19岁,看到欧阳修做得新衣服。拿起来就穿在身上,然后说到,我要中状元了。结果,殿试结束,19岁的王拱辰中了状元,而欧阳修得了14名。后来欧阳修才了解到,原本他是可以中状元的,但朝廷觉得欧阳修锋芒太露了,就想敲打敲打他,别让他得意忘形。”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插曲。后来的欧阳修一路做官,做到了和苏辙差不多的副丞相。不过虽然是副丞相,但欧阳修在文章方面却写得非常好。其中他有一篇叫做《醉翁亭记》的,写得生动自然,淡雅婉转。”
说罢。
陈凡便念道:“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好的文章不但朗朗顺口,而且还像诗一样的那么赋有韵味。
此前众人听过陈凡所讲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当真是每念一次都感觉无比的享受。
这一篇《醉翁亭记》同样也是。
特别是最后这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可谓是即充满哲理,又有着极大的文学艺术。
对此。
当听到陈凡所念的《醉翁亭记》,一众粉丝亦是纷纷说道:
“哇噻,我去,这个人物才应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