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老夫人任身边丫鬟搀扶着自己折过九曲回廊。
走在前头提着羊角灯照亮的嬷嬷退了半步回来,似有不解:“五姑娘与老夫人平素并无过甚交情,若是真嫁进怀化将军府,难道真能为老夫人所用?”
老夫人**似的面皮舒展开来,笑道:“人往高处走,世人皆知太子平庸,二皇子身后又有魏贵妃周旋,她黎樾但凡拎的清,就不会与黎府做对。”
嬷嬷点点头,照例夸赞黎老夫人,“还是老夫人想得周全。如今二姑娘与安国公世子一事也有了眉目。四姑娘已经定了二皇子,届时三姑娘与怀化将军之子好事一成,就算太师再不愿意表态,只怕也要随着老夫人站到二皇子这边。”
黎老夫人笑容越发灿烂,“他是老了老人连胆子也小了。魏贵妃得势多年,连皇后娘娘也要让她三分。皇上年迈,这明摆着板上钉钉的事,他还这样畏畏缩缩。到时候也让他看看,我也是吃素的。”
嬷嬷曲意逢迎着又宛转奉承了老夫人两句,老夫人更是志得意满,扶着丫鬟缓缓而去。
絮落阁内,黎樾重新落坐在梳妆台前,望着铜镜里自己姣好的面容,黎樾刚开始还是有些胆怯,总会下意识避开。
身旁的朝颜瞧见黎樾的动作,连忙道:“姑娘明儿要参加夜宴,不知该如何打扮?”
黎樾闻言,垂眸将梳妆匣内的锦盒拿了出来。锦盒做工很是精细,“吧嗒”一声,她将盒子开启,高烛摇曳的光落下,洒在那支白玉响铃簪上。
簪子不大不小,雪亮剔透玲珑,玉色中又隐隐约约透着几丝奶白色,更显娇巧。
那细细的簪子上镶了碎玉,又有流苏垂下,芯子却是一颗圆润通透,质地细腻,犹如羊奶般润滑的羊脂玉制成,远观近赏都甚是精巧。
“姑娘打算佩这支白玉响铃簪?”梳妆台边的朝颜弱弱询问黎樾。
朝颜是自小陪伴黎樾长大的丫鬟,对于这支白玉响铃簪的来历可谓如数家珍。
黎樾摇摇头,将锦盒合上,“祖母有心相赠累丝坠子,我又怎会拂她好意。明日你将白玉响铃簪带上。不该收的东西,还是还给别人为好。”
朝颜虽有心中纳闷,但还是应了下来。
夕颜即将搬进若帆之阁,其他丫鬟都在隔壁屋子帮忙,大家来来往往,人多嘴杂,朝颜也就没问。
将朝颜支使出去后,黎樾才把视线挪移到铜镜之上。
她心中虽然知道自己已经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