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去了御书房。
大理寺卿被选中,那么八成就不是赈灾,而是被派到山西去调查煤炭的事情了吧?
就连顾昀瑞都有一些幸灾乐祸,他甚至有一些恶毒的想,如果阿辞回不来就好了!
他会顾及手足之情,不会直接对阿辞动手,但万一阿辞倒霉有去无回呢?这可就怪不得他了。
这边顾昀辞在众人复杂的眼神中,跟着楚帝进了御书房,楚帝没急着说什么差事,而是拿出了自己近期写的笔墨,让顾昀辞看。
顾昀辞这段时间以来让清婉盯着努力学习,对笔墨字画的鉴赏能力有所提升,最重要的是,他绝对不会耿直地来评价楚帝的字画好或者不好。
一味低级的奉承,上位者不会欢喜。
但如果如实指出上位者的短处,还会惹怒对方,更不可取。
“这笔锋十分锐利,是臣见过的最有风骨的字体,不过写的时候需要十分用力,陛下日理万机,十分辛苦,平时一定要多多注意自己的龙体。”
你看,明明是楚帝写字用力过猛,因为有的时候过刚易折,但这些话你不能直说,你得先夸奖,然后再以心疼陛下龙体安康,建议以后写字可以不用这么用力。
楚帝听后会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但也没有落下面子,还被臣子关心了,心中也十分熨帖,一举多得。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
楚帝眼底闪过一抹惊艳,奉承的话他听得多了,自然也能够分辨其中的段位。
他是知道眼前这人是顾家老二而非之前那个才华惊艳绝伦的老大,转念一想,毕竟是双生子,头脑等方面,本就不该差距太大。
这人天赋异禀,竟然能够在模仿其兄长的时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也或许,还有其他缘故。
总之,楚帝是看这个顾昀辞越来越顺眼了,他微微颔,笑了笑,“你说得对,朕是该爱惜自己的身子,不过,朕更爱惜自己的子民。
所以顾爱卿,你愿意为朕分忧,去南方赈灾吗?”
顾昀辞诧异地抬起头来,“陛下,臣是大理寺卿,您不让臣去山西么?”
楚帝都气乐了,“给你一个好差事,你还不乐意去?”
顾昀辞赶紧跪下来,“不管好的坏的差事,只要是陛下的命令,臣都万死不辞!”
之前他是上战场打仗都不怯懦的将军,虽然山西之行,危险重重,还要跟清婉他们分离好几个月,顾昀辞却也会奉命行事,竭尽全力,把这个差事办得漂亮。
去赈灾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