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其大儿子还有媳妇给杀了他还说没有,又杀了他老婆他还活没有,直到自己被揍到快死的时候才醒悟人死了再有钱又能咋滴,于是招了,起银五十余万两。
可想而知这么一个爱财如命又极其吝啬的人,被人坑了十万两,岂能作罢。
皇城东墙根的弓弦胡同里有一大宅子,主人家深居简出极少露面,街坊邻居对其知之甚少只知是个六十多岁的富态老头养了猫狗五六只,家中有婢女杂役四五人平日行事也很低调寡言。
有见过那富态老头的街坊说,不是个简单的人物。理由是看上去阴鹜是个心狠手辣的角。
不得不说这街坊很有眼力,这老头的确是个人物,出自皇宫。
没错,是个太监,可又不是个普通的太监,曾经东厂的扛把子。
东厂在魏忠贤倒台后因民愤太盛,被崇祯帝搁置也没提拔什么新的厂督,但毕竟这衙门是祖传的而且又是为皇帝服务,崇祯帝不可能将其关了,只是低调处理找了个太监来管理,虽未正式任命却也是实际掌权人。
这太监就是这大宅的主人,太监王之心。
王之心虽是太监,但却有职衔的,荫弟侄的锦衣卫百户。他掌权期间虽名不经传但恶事做了不少,史书对其用了四个字,缉事冤滥,也就说搞了不少冤案。
除此之外,王之心还有个首富的外号,其乃太监之首富。
不管是他冤案泛滥还是敛财无度,崇祯帝都是睁只眼闭只眼,不是不想管,是没那么多精力,那会儿大明已在崩盘的边缘,外间战事不绝噩耗一天好几个,哪有功夫处理这些芝麻事。
直到有一天,负责押饷银的常宇在大同冒充东厂太监杀了姜瓖然后在那边招摇撞骗忽悠代王捐银子的消息传到崇祯帝耳中时,他突然一个激灵不知道脑袋发热还是怎么滴,做了一件事后一直津津乐道的堪称神来一笔的决定,假戏真做,一道密旨不光肯定了常宇东厂太监的身份,还直接就让他做了个老大,缉事东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