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压,为此崇祯帝还曾找个常宇闻讯意见,当时常宇力挺崇祯帝,让他咬紧不放。
可眼下,竟然还是让吴三桂位列柱国。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一早崇祯出宫时提醒他事情有变,让他有点心理准备竟然是这事。
加柱国,然后呢……
啊,然后就没有了?
百官等了半响,却见王承恩再也没宣读什么,捧了册书金印递给吴三桂,多是讶然,不会吧,只给了个柱国!
吴三桂谢恩,心中五味杂陈,若是没有周遇吉,黄得功,唐通三人封爵在前,他位列柱国当然是大喜,可如今……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台下议论声大起,文武皆显得不解。
但台上崇祯帝听而不闻,李邦华和史可法对视一眼也没说什么话,王承恩继续宣读封赏,马科,高杰,刘泽清,刘良佐依序登台,然则四人虽也是大佬,却并无多大的收获,无一入柱国,亦无封爵,仅加授军衔了而已,这令几人很是不快,却也心知肚明,也有自知之明,尚未建可封赏大功。
一番封赏之后,天已晌午,王承恩至点将台边缘:“点到名的至台前,由皇上亲自颁发勋章”。
勋章?百官又迷糊了。
勋章分为两种,一是大明军功勋章,一是皇家荣誉勋章。
皆为纯金打造,专供这次阅兵大典是为大明最高的荣誉奖章。
授予作战勇敢,对大明有突出贡献的武将或悍卒。
而且这次一共才八块,授勋吴三桂,周遇吉,黄得功,李岩,郝永忠,吴中,屠元,姬际可。
这显然又是意外之喜,八人连连谢恩,引得其他人艳羡不已,便是吴三桂心中的不爽也去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