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数年连败,此大捷意义非凡,崇祯父子对此战每一个细节都追问详尽,此时朱慈烺亲临此地,畅想当初那场大战,心中自是激动不已,本欲同常宇说上几句,却见他已同祖大寿入城了。
这就是宁远城!朱慈烺抬头看着南城门上“延辉”两个字长长叹了口气,建城两百余年,这数十年间兵戈不止已成大明关外最后的桥头堡了。
入了城,常宇并未直接去总兵府,而是先在城里头绕了一圈,第三次来这里了,次次不同样。
第一次人心慌慌,第二次人心振奋,这一次风平浪静,城中百姓的生活平平淡淡,也就是看到祖大寿的时候,表情会便的热络起来:“祖大人您老好啊”。
祖大寿总会抱拳回以笑意。
常宇看在眼里,面无表情,不知不觉在一座牌楼下止住了脚步。
确切说着这是座功德牌坊,常宇抬头看着牌坊上空飘过的白云:“老大人,今儿天好啊”。
祖大寿似笑非笑撇了一眼常宇身后正昂着头打量牌坊的朱慈烺淡淡道:“天儿是好”。
“这是谁的牌楼”马车里的朱媺娖也探出头打量着,朱慈烺低声道:“父皇登基时敕建的祖氏四世镇辽东的功德牌坊”。
“啊,竟然没拆掉?”朱媺娖忍不住惊讶。
别说她,朱慈烺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拆。
但常宇大概知道。
某种意义上这个功德牌坊就是人心,就是关宁军的军心!
祖大寿和他的子侄虽大部分投降了,但还有很多族人还在关宁军里任职,比如继任主帅就是他亲外甥吴三桂!
再其次,崇祯帝内心还存着一丝侥幸,祖大寿能一次诈降就或许有第二次!
第三则是他,他对祖大寿的一丝内疚!或者说是对袁崇焕的内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