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更是写得一手好字,在庐陵的才女里名列前茅。
族中亲戚甚至邻里友人,每每提到苏家的大郎君和三娘子,那都是赞不绝口,出身商贾却无半分铜臭味儿,肚子里都是墨水。
赵老夫人也跟着脸上有光。
转而对苏靥教训道:“是了,三娘的才学那可是公认得好,你没事儿多来灼华苑走动走动,跟着你三姐姐好好学学,莫要将那些乡下的陋习带到咱们苏家。”
苏靥应下:“是。”
陶娇娘冷哼了声,哪怕遮着面也挡不住满脸的不屑,“咱们六娘在乡下住了那么久,哪是那么好改的?”
“不好改也得改,都已经及笄了,若是还像现在这样,如何相看人家?”
赵老夫人继续训斥:“六娘,你可听到了?”
“谨遵祖母教诲。”
苏靥乖乖应下,却一改刚刚的低眉垂目,反而是睁着双水杏眸到处流连,捂着唇惊讶道:“好奇怪。”
“你说什么?”
赵老夫人没听清。
秦氏也抬起了眸子。
她捂着唇小声道:“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何况还是一母同胞的兄妹,怎就三姐姐这般有学识,四兄却如此不学无术呢?”
“你!”
苏怀才瞪着她,“女子无才便是德,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是要嫁人生子,一碗水泼出去,早晚都是别人家的,无非是多花些银钱罢了,你懂个什么?”
苏靥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了面色有些僵硬的苏玉樱,笑道:“三姐姐也是这么觉得的吗?”
苏玉樱动了动嘴唇,没有说话,只是脸色一瞬瞬青了起来。
陶娇娘却觉得自己儿子说得不错,似乎还有些骄傲地抬起了头。
苏靥捏了块梅花酥吃,看向了上,“祖母呢,祖母也是这样觉得的吗?”
主动提起娘子也要读书的赵老夫人面色铁青。
陶娇娘被身后的彩绣推了推肩膀,这才反应过来,连忙道:“母亲,四郎一时吃了酒,有些迷糊说错了话,还望母亲见谅,他平日里不是这样的。”
当众被小辈儿拂了面子,可当着苏靥的面又不好作,大房家的郎君年少有为,二房家的也一表人才,三房家的……除了个三娘养得还算不错,半分挑不出什么好的来。
赵老夫人满腔的怒火对准了陶娇娘,“看看你做的好事,好好的郎君被你教成了什么样子?成日里无所事事也就罢了,圣人脚下,竟敢如此大言不惭,难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