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
他们用特殊的设备,将光转化为频率,再通过音响播放出来。观众闭上眼睛,听到的是一段段由光谱转化而来的旋律。
“这不只是艺术。”另一位艺术家说,“这是人类对光的另一种理解。”
蓝在屏幕上写道:“光,不只是看见,更是感知。”
纪录片继续展开,他们走访了多个城市,记录下不同领域的人如何用光去探索边界。
有一个神经科学家,正在研究光对人类大脑的刺激,试图用光来唤醒沉睡的记忆。
“光,可能是我们大脑中最古老的信号。”他说,“它连接着我们的过去与未来。”
还有一个天体物理学家,正在研究宇宙中的光年信号,试图找到人类未曾接触过的文明。
“我们仰望星空,看到的其实是过去的光。”他说,“但正是这些光,让我们知道,我们并不孤独。”
纪录片上映后,再次引发巨大反响。
有人开始尝试用光去记录自己的生活,有人开始研究光与情感的关系,也有人开始重新思考科技与艺术的边界。
陈默站在电影院门口,听着观众席上传来的掌声,心中充满了满足。
“谢谢你,蓝。”
“谢谢你,选择了我。”
而在大洋洲的小镇上,孩子们再次围坐在电视前,观看陈默的新纪录片。
当影片结束,屏幕上出现那行字时,一个孩子轻声问:“老师,光会消失吗?”
另一个孩子笑着说:“不会,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窗外,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