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正在悄然拉开帷幕。
而他,也终于,站在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上。
孟买,阳光炙热,街道上人声鼎沸。马寻站在一栋刚刚落成的办公楼前,身后是“东方电影制作中心”的巨大招牌。他的身边,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有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导演、编剧、制片人,也有来自欧洲和非洲的演员和摄影师。
“马先生,您真的认为,这个中心能改变亚洲电影的命运吗?”一位印度记者举起话筒。
马寻笑了笑,目光坚定,“不是改变命运,而是重新定义电影的未来。”
他环视四周,看着那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电影人,“我们不是在复制好莱坞,而是在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电影语言。我们不是在迎合市场,而是在讲述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可好莱坞的资本和影响力,依然是不可忽视的。”记者继续追问。
“他们当然强大。”马寻点头,“但他们的强大,建立在垄断之上。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垄断。”
他顿了顿,语气低沉却有力,“电影的本质,不是资本的工具,而是人类情感的共鸣。只要我们的故事足够真实,足够动人,观众就会愿意走进电影院。”
记者沉默片刻,点了点头,“您对未来有信心。”
“不是信心。”马寻看着她,“是信念。”
他知道,这条路并不容易。从东京到巴黎,再到孟买,每一步都伴随着阻力和挑战。但他也知道,只要坚持走下去,就一定会有改变。
“马哥。”梁莎走到他身边,轻声说道,“林导的《战火中的和声》已经确定入选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园园的《她》,也收到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邀请。”
马寻点点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欣慰,“很好。”
“可好莱坞那边,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