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有时候,不回答也是一种回答。”青年佚名说道。
现实中,整本书已经完成,佚名也吃下了最后一部分的后记,得到了另一条可能性上的苏薇雨的答案。
这让佚名感到无比遗憾,虽然他得到了十分丰富的答案,但另一种可能的苏薇雨,显然要比真正的苏薇雨,更善于玩弄言辞,仅仅一个问题,就给出了十分详尽的解释,并且附带了大量的个人观点。
在后记中是如此描写的:
【面对提问,苏薇雨没有回答,但如果存在一丝她回答的可能,那么她一定会这么说:“我把世界变成了一本书,你听说过哈姆雷特和莎士比亚吗?
我指的是两者身份调换的那个传言,哈姆雷特是作者,而莎士比亚是哈姆雷特笔下创造的角色,他利用魔诗的权柄完成了虚构角色与现实的对调,莎士比亚成了真实存在的人物,而哈姆雷特则成了角色。
那本书的力量和这有些相似,我也将现实化作了虚构,吃书神律和那本书让我拥有这种接近神明的力量,至少我在书中做到了,所以我的故事结束,人生也在那里画上句号。”】
当佚名看到这些话时,有一种非常非常不安的感觉。
这回答非常有趣,真的非常有趣,完全激发了他的兴趣,并且因为前言后记不能撒谎,因此这话是绝对真诚的回答,但佚名依旧感到不安。
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最想回答的苏薇雨”在给他下套,但作为一个真正的文豪,佚名察觉到了一丝写作技法的存在。
这个苏薇雨就像老练的作家一样,用叙述性诡计诱导着他的思维。
她抛出的不是她内心想表达的信息,而是身为读者的他想要看到的信息,短短的回复却带来了如此强烈的吸引力,完全让他沉浸进去了。
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