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眼耳鼻舌身这五个东西的感受总合起来,万川归海,万流归宗,就形成了意。意是眼耳鼻舌身的汇聚,然后又反过来,反哺着眼耳鼻舌身,在一个人的感受中,既是归宿,也是。
举个简单的形容:
眼睛看到了一棵小草,这棵小草在石板的细微缝隙间顽强地生长。
从眼到意,眼看到了这个现象,意获得了一个感受,顽强。
于是眼以后再看到类似的东西,意就会跳出来,把顽强这个意象输送出去,并且让一个人的总体感受笼罩在这个意象中。
在一个人出生之后,通过眼耳鼻舌身的感受,一步步地汇聚出意识。然后意识渐渐由小水汪,变成水潭,变成小溪,变成湖泊,变成大海。
眼耳鼻舌身这五条支流的灌注,虽然使得意识这个大海一点点地变得波澜壮阔起来,但也使它变得复杂、浑浊起来。
那么这个复杂、浑浊的大海怎么才能再次变得清澈?也就是清明?
方天之前告诉木罗一个方法,以绵塞耳,以布掩目,抛下冥想,弃却感应,三日一食,尽绝世务,如是,半月一月,乃至二月三月,识中渣滓,自会浮现。
也就是暂时地把眼耳鼻舌身这五条支流给堵起来,然后让意识大海由平静而变得澄清。
这其实只是一个权宜的、不究竟的方法,虽然有效,但不彻底。
中国人十之八九大概都听说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的父亲鲧一开始采取的方法就是堵,结果最后他杯具了,于是大禹上场,用了疏的方法,最后河清海晏。
想治理意识这个大海,也是如此,堵不如疏。
而疏,也就是给意识建立起合适的循环流通渠道,让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东西各有所司,各有所职,相互辅助,相互流通,主干分支分明,重要次要得当。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