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编码协议”。仪器开始释放一段由全球十万段原始录音合成的复合音频,包含婴儿啼哭、工人号子、诗人朗诵、战俘遗言、恋人呢喃……每一秒都承载千万人的生命痕迹。当这段音频达到峰值时,岩画上的波浪线条突然glowing,整座峡谷回荡起类似编钟与风铃混合的声响,绵延不绝。
就在此刻,她颈后一凉。
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出现在十米外的雪坡上,披着灰褐色斗篷,面容隐藏在兜帽阴影下。那人没有靠近,只是缓缓抬起右手,掌心向上,仿佛托举什么无形之物。紧接着,空气中浮现出一圈圈透明涟漪,如同水面被投入石子,频率竟与采集仪输出完全相反??是“抵消波”。
于阗月猛然关闭设备。两股声流碰撞处,雪花停滞空中,形成短暂的晶体网格结构,随后轰然炸散,化作一阵细密雨雾。
“你是谁?”她大声问,声音在峡谷中反复折射。
那人依旧沉默,但左手轻轻一挥,岩壁上的某幅岩画忽然亮起??那是描绘战争场面的一幅:持矛者冲向赤身妇孺,火光冲天。然而下一秒,画面逆转:尸体站起,火焰倒流回木屋,伤者复原,最后所有人放下武器,围成圆圈,开始歌唱。
这是篡改历史?还是还原真相?
于阗月心跳加速。她意识到,眼前之人并非敌人,而是另一种“守声者”??他们不记录声音,而是用声波重塑现实,修正被暴力扭曲的记忆。
“你也听得见?”她试探着问。
那人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如砂纸摩擦:“我们听得太多。每一个被掩盖的真相,都会在地脉中积累回音。等到第七万六千次重复,大地就会自己说出来。”
“你们是谁?”
“无名氏。”他摘下兜帽,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双眼浑浊却深不见底,“我们是那些本该死于焚书之夜的抄经人,是文革中烧毁自己诗稿后仍默诵不止的教师,是审查制度下偷偷录下禁歌的电台技工……我们躲在时间的褶皱里,等一个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