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舰入瓮
仲冬的渭水,已经失去了,夏日的奔腾咆哮。
像一条被冻僵的灰白色巨蟒,在关中平原上蜿蜒。
河面并未完全封冻,浮冰相互撞击,发出沉闷的“咔嚓”声,缓慢地向下游蠕动。
两岸枯黄的芦苇,在凛冽的西北风中瑟瑟发抖,卷起漫天雪沫般的芦花。
天空是压抑的铅灰色,厚重的云层低垂。
仿佛触手可及,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寒意和大战将至的窒息感。
河面之上,是东晋大司马,桓温的北伐舰队。
正以一种近乎傲慢的姿态,逆流而上,直扑长安门户灞桥。
舰队核心是五艘巨大的楼船,如同移动的水上堡垒。
船体以百年巨木造就,外包厚重的铁叶鳞甲。
甲片在灰暗天光下,闪烁着幽冷的金属光泽。
高耸的楼橹如同巨塔,其上旌旗招展,猎猎作响。
最大的赤底金边帅旗上,斗大的“桓”字,在寒风中张牙舞爪。
船首并非寻常撞角,而是狰狞的青铜兽首,兽口大张,露出森森利齿。
旗舰“飞云号”的顶层甲板,桓温迎风而立。
他身披玄色大氅,内衬精钢锁子甲,身形挺拔如松。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左颊上,那七点呈北斗状排列的焦黑疤痕,七星磁面。
疤痕在阴沉的天气下,隐隐有暗红色的微光流转,如同嵌在皮肉下的炭火。
他手中并未持剑,而是托着一块巴掌大小、温润莹白、却缺了一角的玉璧。
正是那枚,引得天下英雄竞折腰的“传国玉玺”碎玉!
碎玉边缘,镶嵌着精金,以秘法固定。
此刻正被桓温指尖,有意无意地摩挲着,仿佛在与某种无形的力量沟通。
他身旁,站着副将桓豁和谋士郗超。
桓豁年轻气盛,望着前方越来越近的灞桥轮廓,眼中燃烧着炽热的战意。
“大司马!前方便是灞桥!苻健老儿龟缩不出,定是惧我军威!”
“待我楼船巨炮轰塌桥基,铁骑便可长驱直入,直捣长安!”
他用力拍了拍,身旁一架蒙着油布、形制狰狞的巨弩。
这是晋军的秘密武器之一,“破城雷弩”。
郗超则显得沉稳许多,他须发花白,眼神深邃如古井。
手中捧着一个,构造极其复杂的青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