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流民中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骚动和啜泣。
卖儿鬻女,古来有之。
但如此大规模、如此公开、以棺材为凭证的交易,闻所未闻,骇人听闻。
一个枯瘦如柴的男人,颤抖着将一个只有五六岁、吓得瑟瑟发抖的小女孩推向前。
负责登记的书记官面无表情,快速问明籍贯、姓名、年龄。
在一张粗糙的麻纸上写下,让男人按了手印。
然后旁边的壮汉,一把抱起哭喊的孩子。
像丢一件物品一样,扔进旁边一个巨大的、临时围起来的木栅栏里。
那里已经挤满了,上百个同样命运的孩子,哭声震天。
男人则得到了,一块冰冷的木牌,上面刻着一个编号。
他凭此木牌,可以去领取一口刷好漆的、空荡荡的棺材。
“我的儿啊……”男人抱着棺材,瘫倒在地,发出野兽般的哀嚎。
但那棺材,冰冷坚硬,给不了任何回应。
也有女子哭着跪求,愿以身代子,但规则冰冷,只要孩童。
因孩童在南边,更能卖上好价钱,或者……更易于控制培养。
青壮年需留下,或许还有被乞活军征召的价值。
地藏使安恪,冷漠地看着这一切。他的算盘珠响得更急。
他在默默计算,一个孩子的成本几乎为零。
一口薄棺和油漆的成本,运输利用黄河、泗水、邗沟水道。
贿赂沿途关卡,打点东晋那边“合作伙伴”的费用。
以及最终,这个孩子在南边,能产生的价值。
贩卖为奴、或训练为死士、或作为人质勒索其江北亲属……
最终的利润惊人,更重要的是这些棺材,才是真正的目的。
“加快速度!”他低声对身边人,吩咐道。
“雾散之前,第一批三百口棺,必须装船启运。”
“告诉船老大,遇晋军水师盘查,就说是送阵亡将士遗骸归乡,塞点银子即可。”
东晋江陵城,庾翼正在为他新落成的、号称固若金汤的“金匮银库”举行庆典。
宾客盈门,歌舞升平,与江北的惨状,形成地狱与天堂般的对比。
第二幕:金匮熔
新落成的“金匮银库”,位于江陵城中心。
地基深夯,墙体厚达数丈,用米浆、石灰、黏土混合夯筑,外包青砖。
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