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玄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他的脚步沉重而急促,每一步都仿佛踩在自己的心上。
“我明白,可这些案子不解决,就像一根刺扎在我心里,让我日夜难安。
但要重新调查,困难重重,证据缺失,相关人员也很难再找到。
当年的现场可能已经面目全非,证人可能已经搬迁或者去世,这一切都让调查变得难上加难。”
林昼说道:“局长,我们会全力配合您,但目前确实有些棘手。
我们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人,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刘玄停下脚步,看着他们,眼神中既有疲惫又有坚定,“我知道你们尽力了。
接下来,我打算成立一个特别调查组,重新梳理这些案件。
你们有实战经验,也参与过卷宗整理,对案件有一定了解,就加入调查组吧。
有你们的加入,我相信我们能找到突破口。”
林夜和林昼相视点头,异口同声地说:“好的,局长,我们听从安排。”
于是,他们迅投入到特别调查组的工作中。
办公室里瞬间变得忙碌起来,文件像小山一样堆积在各个角落。
他们重新仔细研究每一个冤假错案的卷宗,试图从中找到新的线索。
他们时而皱眉思考,时而在纸上写写画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每一页卷宗都被他们的目光反复扫视,仿佛要把每一个字都看穿。
在调查一个多年前的盗窃杀人案时,林夜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他现卷宗里有一份证人的口供存在疑点。
证人声称案当晚看到嫌疑人从现场离开,但描述的时间和其他证据显示的时间有出入。
“林昼,你看这份口供,时间对不上,会不会证人记错了,或者有其他隐情?”
林夜兴奋地指着文件,声音都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林昼仔细查看后,眉头也皱了起来,“很有可能,我们得找到这个证人重新核实。
这个证人的口供很可能是解开这个案子的关键。”
他们立即行动,通过各种渠道寻找证人。
他们跑遍了各个社区,查阅了大量的人口档案,还询问了许多当年的知情者。
经过几天的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住在偏远乡村的证人。
那乡村的道路崎岖不平,到处都是泥泞和石子,他们的鞋子上沾满了泥土。
然而,证人年事已高,坐在那破旧的椅子上,身体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