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快好时,林昼揉着眼睛出现在门口。
小家伙头睡得乱糟糟的,像团鸟窝,小鼻子使劲吸了吸,奶声奶气地喊:“好香……邹叔,今天吃什么呀?”
他像只寻着味的小猫,踮着脚蹭到灶台边,小手扒着锅沿,眼巴巴地瞅着砂锅。
“青菜肉末粥。”
林夜舀起一勺,用嘴吹了吹,递到他嘴边,“尝尝咸淡。”
林昼“啊呜”
一口吞下,烫得舌头在嘴里转了圈,却还是连连点头,眼睛亮闪闪的:“好吃!
哥哥做的也好吃!
比邹叔做的甜一点点!”
邹善站在旁边听着,紧绷的下颌线似乎柔和了些。
他转身从蒸锅里拿出几个温热的馒头——是夕桐凌晨的面,暄软得很——又摆上一碟酱菜,酱菜里掺了点桂花糖,是特意给林昼调的。
早餐的气氛比往日多了点微妙的意思。
张飞端着碗呼噜呼噜喝粥,筷子却总往林夜这边瞟,看他夹菜时手稳不稳;关羽小口抿着粥,目光偶尔扫过林夜的额头,像在瞧他气色够不够匀;刘备给刘禅夹了块馒头,又抬头温声问林夜:“昨夜睡得好吗?没被风声吵着吧?”
连向来少言的马,都端着碗往林夜身边凑了凑,虽然没说话,却把碟里的腌笋往他跟前推了推。
林夜知道,大家都在盼,也都在悬着心。
他安静地喝完粥,把碗往桌上一放,看向廊下正对着星图低语的诸葛亮和周瑜,声音不高却清楚:“先生,我准备好了。”
书房里的“功课”
书房被临时改了模样。
窗户上贴了层淡紫色的符纸,是诸葛亮用朱砂混着灵草汁画的,能挡外面的杂气——风一吹,符纸就泛出层薄光,像蒙了层雾。
地上用朱砂画了个巴掌大的聚灵阵,纹路细细的,绕着中心的玉片转,阵眼处铺着块软垫,垫子里塞了晒干的艾草,暖乎乎的。
林夜盘膝坐在垫子上,掌心摊着那几片碎片。
最大的那块碎片边缘被他摩挲得光滑了些,裂痕里还留着昨夜金光闪过的痕迹。
诸葛亮和周瑜一左一右坐在他对面的蒲团上,诸葛亮手里捏着羽扇,没摇,就那么搭在膝头;周瑜面前摆着个小砚台,毛笔蘸着墨,随时要记什么。
夕桐在一旁蹲坐着,平板架在膝盖上,连着几个贴在林夜手腕和额头上的微型传感器——传感器是银色的小薄片,贴在皮肤上凉丝丝的,能实时显出灵力波动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