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下面又是一堆的数据论证,看得人眼花缭乱。
接着,文章从历史的纵向还有南北经济的横向做对比,以人均产出做为衡量,推导出一个结论。
“茶叶产业,乃大宋立国之本也!”
并且详细的列举数据,分析了从汉末到隋唐,再到五代十国中南方各国的经济构成,给予了充分的证明。
茶叶,确实是支撑一个帝国运转不可或缺的力量。
而茶叶种植,并不占用良田,也无需壮劳力,更不需要高深的技术,简直就是上天赐给中华的宝物。
相比于粮食、金属、食盐、丝绸布匹,茶叶不是必须之物,所以它更可能成为影响一国兴盛的产业。
根据文章统计,大宋近年每年对外贸易中,海贸有七十万斤的茶叶贸易;跟辽国西夏吐蕃大理,总计有两百万斤的茶叶贸易;跟东瀛、朝鲜、琉球等近邦国,有三十万斤的贸易。
也就是说,国朝用妇女和少量青壮,为大宋换回了宝贵的境外物资。
包括药材、纸张、牲畜、牛羊皮、牛角、珍贵宝石等国朝所紧缺的东西。
大宋的活力,正是建立在茶叶和瓷器这般变废为宝的产业之上。
因此,大宋应该鼓励和保护茶叶产业,朝廷的官员应该重视和关注茶叶的发展,茶兴,则大宋兴。
文章的观点虽然犀利,但更犀利的是文章的论证形势。
在儒学教育中,论证问题,要从经义出发,从先贤哲人的牙慧里寻找注解和根本。像张载,他所有的学问,一定会引申到《周易》之上,为自己的观点建立政治正确的根基。
而这篇文章,全文没提一句四书五经,没用到一点周易,也没有哪一个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