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手机系统根本做不起来。
没有生态,其他手机系统研发出来也是个摆设。而华盛集团控制着社交,控制着地图,控制着各种各样的APP。
在这个条件下,想要产生新的手机系统,除非你一个国家用强制行政手段,否则用市场行为,绝无可能。
“我同意这个定价……”
一个高管直接说道,2999元的定价,不算太高。毕竟这款手机的成本价就达到2200元。
星耀集团没什么研发能力,就是一个组装厂。所有的零部件都是外部采购的,内部只有设计团队和优化团队而已。
成本价2200元,定价2999,一部手机差不多有800元的浮动。但是这800元可不是星耀的利润。
星耀虽然有直营店,但是还有很多加盟店,还有很多其他渠道。所以星耀集团必须要给下游留足够的利润空间。
“我觉得也可以,批发价我们可以定在2500,给后期留下降价空间。这样一部手机我们就有300元的净利润了……”
另一个高管也赞同,一部手机300元净利润,这个利润是很不错的了。星耀不能和华盛品牌比,没有那个溢价能力,也没那个技术支撑。
300块钱一部手机的利润,不少了。之前做2G手机的时候,一部手机别说300了,一些品牌赚30他们都敢卖。
除了手机之外,星耀品牌也带来了平板电脑,带来了笔记本电脑等新品。
只不过星耀品牌却没有华盛品牌的一些技术,比如产品和产品间的互联互通。现在星耀品牌还做不到,现在这些技术,是华盛集团独有的技术。
星耀品牌想要有,还需要看以后华盛品牌给不给这个技术,不给这个技术,星耀品牌永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