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大栅栏的名字来源于明代孝宗弘治元年,当时为了加强治安,在街巷道口设置木栅栏,其中廊房四条的栅栏高大坚固,被称作“大栅栏”。
到了清代,大栅栏就成为BJ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聚集了众多老字号商铺,如卖酱菜的六必居、卖药的同仁堂、卖鞋子的内联升、卖绸布的瑞蚨祥等。
虽然1900年,义和团一把火焚毁了大栅栏,但重建至现在依然繁华,清代的众多老字号,依旧在这里汇聚。
门框胡同是大栅栏的美食一条街。
程开颜兜兜转转,跑到这儿来了。
反正开会时间还早,之所以没在家吃,主要是喝稀饭喝腻了,出来解解馋。
在卖馄饨的小摊门口,程开颜点了碗撒葱馄饨,坐下吃喝。
泛着油花的高汤,肉质饱满的馄饨令人欲罢不能。
早上七点的大街上,行人络绎不绝,有不少像程开颜这样提着公文包坐在小摊边吃早饭的人。
不远处的街道口。
几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穿着白衬衣,脚踩军绿解放鞋,胸口插着钢笔,手中提着公文包,头戴红星帽走进了门框胡同小吃街里。
他们举手投足间有种整齐划一的节奏感,就好像是从军营中走出来的一样。
“苏进,没想到这次你也参加到了军旅采风中来,你不是在人民文学改稿子吗?稿子改完了?”
其中为首的中年男人对身侧一个仅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好奇的询问道。
“存葆同志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朱同志的稿子已经改完了,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回部队了。
只不过恰好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