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比较好理解的说法来描述的话,假设将构筑法术模型比作修建一栋建筑,那么法术强度便是这栋建筑可以使用的材料的强度,而法术的效果则是这座建筑的整体高度、重量、宽度、舒适度……等等结果性的东西。
要说没有足够高强度材料就必然无法盖出某个高度的建筑的话可能过于绝对,但高强度的材料对于建筑能够抵达的高度肯定是有极其明显的促进作用的。
就像火球术,在法术强度为10点时,他们或许只能构筑一个最多造成1000点伤害的火球术模型出来,但当法术强度为1000点时,他们却可以在不改变任何术式结构的前提下,构造出一个能轻松抗住10000点伤害带来的负荷的火球术模型。
当然,这只是个便于理解的比喻,实际由于法术强度提升带来的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许多法术其模型能够承受的法术强度都是有一个极限区间的。
以他们掌握的那些三阶大型魔法为例,即使未来他们到了五阶六阶,法术强度抵达了几千甚至上万点的高度了,他们也不可能让这些三阶大型魔法打出跟七八阶的大型魔法相媲美的威力。
因为其法术模型在设计上最多就只能承受住几百点法术强度所进行的构筑而已,如果硬要用更高的法术强度对其进行构筑的话,其下场大概就跟把跳蚤的细胞换成密度高上几十上百倍的金属细胞一样,最终结果只会是跳蚤因身体结构承受不住这种压力而被活活压垮,而不是跳得更高。
这也是为何他们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花上大量精力对他们自创的那些法术模型进行调整的缘故,因为如果不这么干的话,随着他们法术强度的提升,原有法术构造必然会因为无法匹配过高的法术强度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至于为什么是他们自创的法术,而非那些从书上学来的大型魔法?
还是那句话,能像那样被记录在教科书上的法术,早就已经被前人完善到无法再进一步的地步了,动这些法术的难度,大概就跟动教材上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