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这诗乃是唐朝大诗人王之涣所作,我更喜欢那《登颧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丽水说道。
萱儿笑道“王之涣可真是大才子,写了那么多好诗词!”
克绍骑马在外面哈哈大笑。
“哥哥,你笑什么?”
萱儿问道。
“我笑王维先生应该不愿意了吧?”
“他为何不愿意?我俩又没说他写的诗不好,他更不会嫉妒别人写的诗吧?”
“他当然不会嫉妒别人,只是他会不会不愿意把自己写的诗让你俩说成别人写的吧?”
“我说错了吗?”
丽水疑惑的问道。
“好像是错了,不过这有什么,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他俩不是一家人吗?”
萱儿笑道。
“说的是,以后还是不要张冠李戴,叫人笑掉大牙!”
克绍笑道。
“哥哥,此情此景,你不打算吟诗一吗?”
萱儿仰着俏脸看向苏克绍,笑道。
“前人之述备矣,我就不献丑了!”
说话间,已是西山日暮,大靖近在眼前。
“都督,今晚就到大靖城中歇息吧?”
武原直说道。
“好吧!”
克绍随口答应下来。
于是,大家入城,径直去了西凉靖王府。
察合台夫妇笑容可掬,出府门迎接。
金凤儿姐妹过来拉住萱儿跟丽水两人的手,便一起进府。
踵武跟琪珠儿骑马,都下了马一同进入府中。
察合台吩咐沏茶,又安排晚宴,金凤儿姐妹便陪着三个姑娘唠嗑。
正说着话,忽然进来两个女子,各自抱着一个婴儿,都有两岁大小,进殿便跟大家施礼。
克绍狐疑的看着两个陌生女子,又看向察合台,问道:“这两位女子不曾见过,何故见礼?”
察合台赧然一笑,靖王妃笑道:“这两个女儿本是府中丫鬟,只因那年孔让先生过来,在府中住了一晚,然后就……活该两个丫头犯贱!”
靖王妃笑笑看向两个丫头。
克绍仍然莫名其妙,一头雾水。
姜固北跟武原直对视了一眼,原直羞赧低头不语,固北窃笑。
“请都督为奴婢做主,这两个孩儿都是那孔先生骨肉,还请都督叫他回来接走孩儿。”
一个瘦弱女子怯生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