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灯,是周家班的报丧习俗,由报丧人打着白灯笼,挨家挨户的通报,得了丧报的人家,便也会拿出白灯笼,点亮了,挑在门梁正上方。
戏班里的人家多,但灯却是一盏盏的亮起,没有大吵大闹,没有喧天的锣鼓,有的只是细谧与安详。
“唉,少班主怎么说没就没了?”
“大嫂,我能去看看少班主吗?听了他好些天的评书,他这一走,我心里忽然就空落了。”
“节哀顺变,大嫂,少班主是好人,他这样的好人,得住在天上。”
徐骊克制着悲伤,不管见了谁,最多就是愁容,但强忍着不再哭。
“哭得多了,逝者的衣服就不好穿了。”
这条习俗,在平水府中深得民心,
白灯笼悬起的夜,渐渐发白。
凌晨四点半,小福子醒了。
作为徒弟,睡的是小通铺,八个徒弟一间房,睡成一溜,他将被窝掀开,将整夜都抱在怀里的衣服拿了出来,翻了个身后,窝在角落里数钱。
衣服里头,他缝了个死口袋,钱全装在里面,口袋上方留了一个很小的洞,刚好够一根手指伸进去。
他手指在口袋里探寻。
“一张、两张、三张……十张……”
口袋里的钱,都是零票,是周玄这段时间给他的额外酬劳。
有多少张钱,小福子心里有数,细细数完一遍后,见钱一张都没变少,他便起床,洗把脸去门外扫地。
小福子出门当学徒,他做木匠的父亲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