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一个绒字,大人唤我李绒便是。”
“小老儿困顿,救命之恩无以为报,还请恩公大人入小庙一坐,饮一杯清茶。”
这老者是一位庙祝,一身靛蓝布衫肘部打着几个猫爪形补丁。他怀里搂着根齐眉短棍,胡子花白身上还有点点血迹。
姜阳见他神色尚可,正好也对周边情况也有诸多疑惑,便答应道:
“可,老丈请吧。”
两人一前一后跨过尸体往小庙的方向走,这溟泽内里有不少灵智未开的妖兽,入夜闻着血腥味就会过来拖走,倒也不必顾虑毁尸灭迹。
至于舔包姜阳自然没忘,只是这几人身上的物件实在乏善可陈,连个储物袋都没有,其兵器姜阳拿着都嫌占地方,遂作罢了。
小庙不大,从外头看着颇为古旧。
青瓦檐角垂着锈蚀的铜铃,铃舌早被雀儿啄去,空悬的铃腔里结着蛛网。褪色朱漆门楣上悬块虫蛀木匾,“赐福天官”四个大字被雨水泡得发胀,边缘还留着几道陈年裂痕。
石阶缝里钻出绒绒青苔,其间嵌着几株草茎,倒比寻常寺庙门槛多三分生气。
老者停在门口伸手道:
“恩公先请。”
两人沿着石径小道往里走,小庙幽静,只供奉着一位神祇。
一入内,三尺高的檀木神台上,端坐着团金灿灿的“神祇”——那是尊油光锃亮的狸猫木雕,足有寻常狸奴三倍肥硕,瞧着憨态可掬。
彩漆斑驳的爪心捧块鎏金牌位,上书“福运呈祥赐福天官”,圆滚肚皮上还裹着香客献的红绸肚兜,针脚歪斜绣着“有求必应”。
神像眼角用螺钿嵌成吊梢状,任殿外光影流转,总似睥睨着供桌上那碟酥炸小黄鱼。
此时神案下突然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