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可这些人都是昔日被天子流放的,心中多少对汉廷是有些旧怨的,仗着天高皇帝远,一旦朝廷任命的当地州郡官员的施政方略与他们的一切都取决于于时局,稍有不满便煽动百姓举起叛旗,杀戮官吏,将土著百姓变为交州蛮。
等到朝廷的平叛大军来了,再争相归附,为朝廷大军平定叛乱,享受到更多的利好,侵占那些死去叛党的土地。
然而在朱儁担任交州刺史期间,交州竟没有什么大型叛乱,其余诸多小叛乱,往往都不用朱儁出手,当地的豪绅士族便轻松将叛乱的火苗掐灭,为朱儁提供了一份光鲜的履历。
若说其中没有什么勾连,刘辩是决计不信的。
尽管一切都是猜测,但依照朱儁一贯行事作风,刘辩却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
“公伟,你让孤很为难啊。”
刘辩与朱儁对视着,看着他眼中的热切,缓缓叹了口气。
“孤本欲以公伟为青州刺史,然朝中众人皆言不可,就连三公……”
“唉,这出身当真有如此重要吗?就连公伟这等已然展露才华之人,孤也不得用。”
刘辩连连叹气,一副替朱儁感到惋惜的模样。
朱儁闻言也是瞬间神色黯淡,他都不用去找人验证太子的话是否真实。
太子的贤名早就传遍三河与三辅了,并且还在以极快的速度向着四方传播。
中原士人口中传颂的是太子对荀爽、蔡邕这等海内大儒的礼遇,而在不受待见的边郡以及寒门子弟间传颂的,则是太子征辟太子府属官以及北军五校校尉之事。
中原士人渴望得到太子的国士之遇,边郡士人和寒门子弟渴望如同吕奉先、贾文和等人一般朝为田舍郎,暮登太子堂。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