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因此虽然董卓手劲有些大了,但蔡邕也不嫌弃董卓,而是打趣道:“仲颖此番可是立下好大功劳,真让邕羡慕,日后邕见了仲颖可是要唤一声斄乡侯(tái)了。”
董卓也丝毫不在意蔡邕的打趣,搂着蔡邕的肩膀亲密道:“食邑二千户的斄乡侯罢了,我的食邑就是你的食邑,又有什么区别呢?”
随后,董卓带着披着一件狐裘的蔡邕来到了帅帐之中,董卓亲自将蔡邕引至主位旁坐下,又蹲下身子,用火钳拨弄炭火,端起温好的椒酒递给蔡邕。
至于其余军士则是在各级校尉、司马等军官的安排下进行中军的选拔,嘈杂声时不时传入帐内。
“唉,二千户的乡侯,还是封在了右扶风的膏腴之地,这也就罢了,殿下竟然还加封你为中二千石的中护军。”蔡邕轻抿一口椒酒,舌尖感受着酒液的辛辣,嚼着一颗撒了香料又炸得酥脆的胡豆(蚕豆),叹息道,“天道不公,你说怎么这些好事全让你董仲颖碰上了?”
“你就差了吗?从逃犯被免罪担任了秩二千石的将作大匠,还封了五百户的野井亭侯,长女昭姬将嫁给太子殿下,次女也定下了与尚书仆射羊续之子的婚约。”
“再说了,这中护军不好干你又不是不知道。中军改制若是改出了问题,最终这罪责还是要算在我们这些个中护军的身上?”董卓饮了一口椒酒,方才在帐外吹的那阵寒风带来的些许寒意被酒水中的辛辣瞬间压制下去,同样叹了口气道,“自古岂有昏君,只有蛊惑君王犯错的佞臣,保不齐出了差错,某家也能和商君那般落得个车裂的结局。”
蔡邕吐出嘴里的胡豆壳,满不在乎,笃定道:“能出什么乱子,老夫虽不知兵,但卢子干、皇甫义真还有你董仲颖乃是当世三大名将,既然你们三人辅佐着殿下敲定了新的中军制度,那便不会有太大差错。”
“再者殿下以厚禄待之,此间军士怕是恨不得为殿下效死,怎会出乱子?”
董卓点了点头,心道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