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负责抓捕和审理的执法机关中都官曹,却又归属尚书左仆射督管,而经由三公曹考评的二千石官员,其最终选拔任用的大权,却又落入了尚书右仆射手中。
至于客曹与民曹?
羊续暗自摇头。
客曹的实权早被大鸿胪分润了大半,民曹的各项权力也被市舶司、大司农署、少府瓜分殆尽。
这两曹无论归于谁督管都没有什么意义,不过是几近沦为盖章审评的无权部门。
如此这般划分归属后,尚书左、右仆射之间,势必形成一种强有力的相互制衡。
羊续几乎能预见到未来尚书台里的景象,左、右仆射少不了打嘴仗,哪怕是某天在尚书台中大打出手,羊续也一点不会觉得意外。
毕竟大汉的官员们,武德还是比较充沛的。
也就这两年天子威仪日重,大家才收敛了些。
若放在早些年,朝堂上阉党一系与党人一系,可是吵着吵着就在大朝会期间上演无限制格斗大赛,否则当初桥玄也不会那么顺手就抄起板笏砸向盖升的脑袋。
而对于天子这番尚书台的改革,真正有资格评议的人其实寥寥无几,九卿们不便置喙。
毕竟尚书台是直接对天子负责的内朝核心决策机构,作为内朝的官署,是直接对天子负责,外朝官员贸然插手内朝官署的改革,终归是不妥当的行为。
况且,尚书台本就是用来制衡三公九卿的,其权力正是从三公九卿手中夺来,此时评议,参与这件事不免被人怀疑动机不纯。
也因此涉及尚书台的职司与官秩改革,也无法由臣子代劳,必须是刘辩这位天子本人亲自主导。
同为内朝官署的侍中寺中,拥有平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