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以及如今文武百官亲眼目睹太子的身体状况,这诸多不切实际的胡乱猜想便不告自破。
众臣向太子俯身行礼后,太子回以一礼,开始了今日的议题??如何封赏有功将士!
对于这个议题,北军、羽林军等众将士的脸上无不洋溢着兴奋之色,然而卢植、皇甫嵩、董卓三人则是面色古怪。
后三人都是履历丰富之人,都曾因军功受封。
只是何曾听闻过有功将士本人出席大朝会,听着满朝文武讨论如何封赏他们自己的事情?
甚至他们这些有功将士本人,竟还拥有在大会上就封赏一事发言的权力。
可谁让如今大汉的掌权者乃是太子,太子亲征在外,缺了太子,三公九卿和尚书台也无法讨论封赏之事,因而未能按照旧例在班师回朝前便议定了封赏之事。
卢植、皇甫嵩和董卓三人对视一眼,不由露出一抹怪异的笑容,这般经历,怕真是空前绝后了。
当然,为了避嫌,卢植、皇甫嵩和董卓也不打算发言,老老实实地当一个观众。
毕竟以太子的秉性,难道还能亏待了他们?
“皇甫义真率军破波才,战冀州,当为首功,孤欲拜其为左将军,瓦亭侯,食邑一千户。”
刘辩看向群臣,尤其是身为太尉的杨赐,对于军功封赏之事太尉是最有发言权的。
不过他也并非是多重视群臣的意见,盖因他是初次封赏有功将士,尽管已然翻阅过朝廷先前对有功将士的封赏记录,但刘辩也只是大致对封赏的尺度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
金钱珠玉等俗物倒是小事,最主要的还是官职和爵位的封赏。
群臣交头接耳一阵,对于皇甫嵩被定为首功之臣一事也并无异议。
毕竟长社城外的那一场火攻实在是太过惊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