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也有人说,倘若魏吴休战联手,多路寇汉。
大汉西有凉州之寇,北有潼关之虏,东有孙吴之贼。
兵力不足,应付起来未免左支右绌,太过被动。
少部分人比较有大局观,认为大汉以益州一州之土,击曹魏九州,竟能一举夺下关中、还于西京,已经是举国之力方有所获。
之后大势所趋,破盟与吴一战,又连连克复西城、上庸二郡。
此二战已然耗尽了大汉国力。
短时间内,大汉确实没有能力再进兵东吴了。
而朝廷先前之所以扬声灭吴,不过是借此坚定曹魏击吴的决心,让曹魏放心大胆地与吴一战而已。
倘若真遇到了千载难逢之机,大汉或许才会顶着“穷兵黩武、劳民伤财”骂名的插手其中。
就像当年汉中鏖战,先帝大军几乎到了强弩之末,却仍下诏让丞相增兵,之后才有了杨洪“男子当战,女子当运”之语。
彼时就是千载难逢之机。
一时的劳民伤财,换来的是汉中帝业之基。
如今伐吴亦然。
只要机会来了,纵使劳民伤财,也是值得的。
结果不曾想,一直到魏、吴双方休战罢兵,大汉都没等到机会。
事已至此,也实在是无可奈何之事了。
可不论如何,魏吴鏖战大半年,最后又苦战两月,虽说各有胜负,各自罢兵,看似魏吴双方都没能达到既定的战略目标,但于大汉而言,魏吴双方的国力都因此损耗,大汉已经从中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