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义同州,传檄讨虏,虽未竟其功,然其以血醒世之志,犹若荆轲击柱,项羽别姬,刚烈之气,千载下犹能激荡人心。”
——《忠义录·卷三》
“金虏虽强,终不能屈其之志。同州城下,十岁太子以身铸魂,其所求者,非一身之存亡,乃华夏万民不屈之心。
此诚霸道之始,仁者之终也。”
——《陔余丛考·论宋太子事》
“上闻太子谌殉国同州,震悼。
下诏曰:侄谌冲年秉节,蹈难守仁,可追谥为:怀烈太子,以旌其忠。
论曰:怀烈以十龄之身,抗暴虏于危城,其志可哀,其节可尚。
然‘怀’之一字,亦见庙堂深意,盖惜其未正位而殁,亦所以定名分,安社稷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看到赵构给自己的谥号,赵谌冷笑,他自然的明白,这个谥号什么意思。
怀,何为怀?
慈仁短折曰怀,执义扬善曰怀,失位而死曰怀。
这个字,可以说是用意极深了。
这是暗示自己年幼,更关键的是定性,并强调自己,仍是太子身份,从根本上否定了自己之前的“监国”合法性。
烈,何为烈?
安民有功曰烈,秉德遵业曰烈,戎业有光曰烈,刚正曰烈。
这个字,倒是褒扬,承认了自己抗金戎业,和刚烈殉国的行为。
无非就是事太大,他捂不住。
以此用以安抚主战派和天下人心罢了。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