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军事史·辽夏金元卷》
“这个十岁孩子的死,如同一颗投入历史静湖的巨石,涟漪荡漾至今。
他或许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年轻,也是最决绝的‘国魂’化身。
后世崖山之后无中国之叹,其精神源头,正可追溯至同州城头那抹瘦小的身影。”
——《东洋的悲剧:宋的灭亡》
不论是正史,还是传记演义小说,全是一片赞扬,赵谌心里爽爽的。
之后,赵谌又看了几条严肃文献的点评,而后目光继续下移。
“竟然是后世名人点评?”赵谌没想到,这次的点评,竟然如此丰富。
他本以为这次之后,惯例是网友点评才对,没想到竟然出现了很多名人。
这次的后世点评,太丰富了!
当然,从现代文献可以看出来,现代史学家们的评价,就更为深刻了。
甚至之后的文献中,字里行间都能看出,对自己独属的“向人心行霸道法”的复杂。
想说自己秉性癫狂又觉得不妥。
毕竟自己从逃亡到现在,都很稳重。
说自己稳重,城府深沉,可做出的选择,又是那么的极端疯狂。
可以看出得来,正如自己所料,史学家确实在皱眉了,文字里透着一股别扭。
对此,赵谌只是心底一笑。
真正的原因,谁又能谁想到,行霸道于天下人心,是当时为了说服宗泽三人的借口?
只是他也没想到,这行霸道于天下宋人之心的说辞,对后世竟然有那么大的影响。
不但给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