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容易。
很明显,人类是极难做到这一点的。
而机器除了要充电之外,完全碾压人类。
宋主任已经忍不住想要在患者身上试一试。
输入指令,两台翻身机器人来到一个中年患者身边。
他是车祸导致的外伤,很重,但已经要好了。
因为多处骨折,身上很多部位都打着厚厚的石膏,所以需要翻身。
这个患者也是宋主任精心挑选出来的。
年纪不大,没有骨质疏松的担忧,而且已经快好了,抗造。最关键的是这位患者的医从性极好,一直在感激icu医生护士对他的救命之恩。
“宋主任。”患者见一堆医生、护士走向自己,有些害怕。
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一个多月,他已经明白了一些规则。
除了早晨查房之外,在自己身边的医生越少越好,态度越不耐烦越好。
自己最开始的时候每天昏昏沉沉的,每次睁开眼睛,都能看见医生护士面无表情的脸上露出笑脸。
他们不是欣喜,而是想给正处于危险期的自己一个笑容,这是很职业的一种做法。
当病情渐渐好了,笑容也没了。
这只是其一,最开始的时候,患者还记得每天床边都有好多医生围着,年龄大小不一,但很多医生一看就是专家。
还是现在好,没事的话就没人搭理自己,虽然有些无奈,但又不是去商k找乐子。
忽然看见一堆医生表情严肃的奔着自己走来,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