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宣布放假!
听到放假之后,不少学生当即跑回了教室,背上书包就离开了学校,三五成群的聊着休息了要干什么?
八十年代的法定假期少的可怜,除了春节三天假期和国庆两天假期之外,其余元旦和五一各一天之外,其余是没有假期的。
一周还要工作六天。
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区,老师们除了寒暑假之外,最重要的假期就是麦假与秋假了。
麦假顾名思义就是收割麦子的假期,一般是在芒种前后,放假十天到半个月左右。
这也是八零与九零后们记忆最深刻的假期,没有之一。
不是因为放假,而是因为干活。
每当放麦假的时候,学生们刚开始一两天可能很开心,天天跟个哈士奇一样精力旺盛,推着架子车的车轱辘跑来跑去。
干了四五天之后就累成狗了,再干七八天就废了。
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去抢收麦子,一直干活干到晌午,家里的妇孺要提前回家做饭,做好饭再把饭送到地里,一家人就在地里随地而坐吃饭。
吃过饭就在树荫下休息,等到太阳不那么毒辣再继续割麦子。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的这首《观刈麦》,很形象的描绘出了农民收麦全家出动的场景。
麦假从某些角度上讲,起到了一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