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舱外风雨如晦。
李瑜冒着风雨走到甲板上,绯色的文官服饰腰间挂着天子剑。
天子剑,可先斩后奏也,皇帝倒是真信自己。
两千里平日需要二十日的航行速度,在李瑜的各种催促下,最后只花了十日官船便到了苏州府。
吐得面黄肌瘦的赵暄如蒙大赦,连忙让亲兵扶着他下了船,谁知道下船后还是感觉脚踩着棉花一样。
明明到了陆地,却还以为自己在船上。
本想吩咐去客栈歇息一宿,好好调整调整可李瑜却直接让他调兵:“殿下,陛下说过当快刀斩乱麻。”
怪不得赵翊死活要他来,要不是自己弟弟身临险境,他也不会这么催着一个王爷干活儿。
得罪了王爷事小,人家一剑给你捅死事大啊。
他不会催着王爷干活儿,更别说是别的官儿了。
人家是王爷,皇帝的幺子,人家想歇歇咋了?
赵暄确实是很想发火,他堂堂王爷又不是码头上打小工的,要被文官拿着鞭子逼着干活儿。
可想起临出发时,老爷子再三嘱咐让自己听李瑜的,若坏了他老人家的好事儿便要自己好看。
于是他妥协了:“行吧。”
在离苏州府一百里的时候,便有赵暄的亲兵和太监拿着圣旨,去苏州卫所传旨意了。
当然只说了是要调兵,根本没提调兵要干嘛。
苏州卫都指挥使赵元魁,这会儿便已经点齐了两万兵马,顶盔贯甲地站在队列最前方候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