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极淡的绿色调色底霜,抵消了泛红的血丝;而这里,在颧骨最高点,我们并非简单提亮,而是用了带有微妙珠光粒子的、比自身肤色浅半个色号的暖桃色腮红,这不仅提升了立体感,更模拟了健康肌肤由内透出的红润感,带来了‘好气色’的心理学暗示。”
她继续深入,展示色相环,讲解互补色、相邻色、冷暖色调的视觉效应。“记住,我们不是在用涂料覆盖瑕疵,我们是在用科学的光学原理进行视觉修正!我们要欺骗的是眼球和大脑,而不是试图改变物理现实!”
蓝溪坐在台下,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呼吸微微加快。尹教授的话语,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她心中某个一直紧闭的、充满色彩的房间。那些关于冷暖、对比、中和、过渡的概念,仿佛不是新知识,而是早已潜伏在她血液里的本能,此刻被瞬间唤醒,变得无比清晰和亲切。
当尹教授分发下一整套专业化妆刷和那盒沉甸甸的、如同艺术家调色盘般、拥有上百种颜色的遮瑕调色盘时,蓝溪的手指甚至因为激动而有些微微颤抖。她打开调色盘,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无比丰富的色彩海洋:从最浅的象牙白到最深的赭石棕,从各种色调的黄色、绿色、紫色、橙色、粉色…到带有不同光泽度的珠光色和哑光色。每一种颜色都像一个小小的、等待被激活的精灵。
实操练习开始了。学生们两人一组,互相在对方脸上练习色彩修正和基础底妆。蓝溪的搭档是一位韩国女生,皮肤白皙,但有些泛红和雀斑。
蓝溪深吸一口气,拿起调色盘和刷子。那一刻,她仿佛进入了一种奇特的“心流”状态。周遭的嘈杂声渐渐褪去,她的全部心神都凝聚在指尖和眼前的那一小片肌肤上。她观察着搭档面部的肤色不均、泛红区域、雀斑的深浅和颜色倾向,大脑飞速运转,几乎不需要刻意回忆理论,手指就自然而然地伸向调色盘中那几个正确的颜色板块。
她用极细的纤维刷蘸取了一丁点薄荷绿色的调色霜,在手背上调整用量和均匀度,然后以极其轻柔的、近乎羽毛拂过的力道,点拍在搭档脸颊泛红最明显的区域。绿色悄然中和了红色,那片恼人的潮红仿佛被无声无息地“擦除”了,肤色瞬间变得均匀了